2022年5月21日中午,以“端稳端牢‘中国饭碗’,抓好粮食安全这个‘国之大者’”为主题,经贸学院院长邱秀芳在兰苑4楼自助餐厅与2020级市场营销4班的同学们约膳,开展经贸学院特色“闻韶饭局”活动。
邱秀芳与同学们学习“抓好粮食安全这个“国之大者””
邱秀芳首先与同学们一同学习了3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、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,强调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就抓好粮食生产、确保粮食安全再次作出深入阐述和科学部署。“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,用占世界9%的耕地、6%的淡水资源,养育了世界近1/5的人口,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,有力回答了“谁来养活中国”的问题,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”
邱秀芳表示,作为青年学子,同学们有责任、有能力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自己的努力,必须增强忧患意识、从战略高度认识粮食安全问题,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,做到未雨绸缪、防患未然。“我国有14亿多人口,每天一张嘴,就要消耗70万吨粮、9.8万吨油、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,“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”。
邱秀芳引入了“撂荒”这个主题,问同学们何为“撂荒”?“撂荒”意指土地不继续耕种,任其荒芜。并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,以致国家粮食紧缺,因此国家相关政策也鼓励当代大学生返乡创业、带动家乡的发展。邱秀芳给同学们介绍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政策,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学习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。
同学们分享对“撂荒耕地复耕复种”的理解
在了解何为“撂荒”后,邱秀芳给各位同学带了小小一份“作业”,让各位同学随机抽取事先准备的张纸。纸上均为一些在我们小学、初中、高中阶段学习过的诗词,这些诗词描述的是农民的艰辛,粮食的来之不易、节约粮食等。邱秀芳让在座的各位同学朗诵诗词,并感受古人眼中的悯农。其中《农家》中的“时人不识农家苦,将谓田中谷自生”诉出农民的艰辛。还有一首大家耳濡目染的《悯农》中的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倡导大家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并节约粮食。由邱秀芳的讲解以及同学们朗诵诗词,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一些关于粮食的知识,提高了青年学子对爱粮惜粮重要性的认识。
邱秀芳为同学们准备的古诗
同学们在朗读古诗
通过此次的“闻韶饭局”,同学们了解了“中国饭碗”,抓好粮食安全这个“国之大者”,了解了“撂荒耕地复耕复”,复习了珍惜粮食的古诗词。在座的各位同学也纷纷表示,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,是来之不易的,我们应当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,节约粮食。
(经济贸易学院 文/黄小奇、黎灿怡 图/陈子柔 审核:李繁、邱秀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