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
新时代新青年的中国心与中国梦——经贸学院院长开展思政第一课

发布者:学生管理发布时间:2022-09-09浏览次数:67


为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,按照学校党委的安排,经济贸易学院院长邱秀芳教授于9月9日上午在白云校区明德楼,为2022级电子商务、市场营销、国际贸易近100名新生开展了以“新时代新青年的中国心与中国梦”为主题的“思政第一课”。

来自院长的爱国“三问”

什么是中国心?"爱国三问":你是中国人吗?你爱中国吗?你愿意中国好吗? 这“爱国三问”无异于醍醐灌顶,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之志。邱秀芳院长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教育家张伯苓于1935年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的“爱国三问”,分享了: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一个人立德之源、立功之本。爱国,是天然的、质朴的;爱国,也是需要表达的。爱国,是做人最大的事情,是把握人生的方向盘。这样的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一代这样问下去、答下去,才能为‘中国号’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、最有力的支撑”。回顾了1931年的“九一八事变”、1937年的“七七事变”,激发同学们爱国热情。

什么是中国梦?

中国梦?谁的梦?中国梦是什么?同学回答道:“中国梦就是人民安康”。2012年11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,首次提出了“中国梦”这个概念并加以阐释:“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,我以为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”。

邱秀芳院长表示:“大学生践行中国梦,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,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各种证书,而是要在获得各种知识、技能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同时,培养动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,最终回报社会,并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赢得回报。中国梦是民族的梦,是每个中国人的梦,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。中国梦是国家、民族、人民共有、共建、共享的一个梦”。

邱秀芳院长带领同学们歌唱《我的中国心》

同学们分享对“中国心”“中国梦”的理解

邱秀芳院长的“思政第一课”现场

思政第一课结束后,新同学们纷纷表示,邱院长的课让大家受益匪浅,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,新时代的中国青年,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,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,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!




(经济贸易学院 文、图/陈意娴 审核:李繁)